刹那间,整个朝堂仿若被阴云笼罩,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大臣们听闻此讯,面色各异,有的面色苍白,忧虑尽显;有的则涨红了脸,情绪激昂。
争论声此起彼伏,如汹涌的波涛在殿堂内翻涌回荡。
“臣以为,李将军久经沙场,身经百战,其经验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可担此重任。”
一位老臣缓缓捋着那花白而修长的胡须,神色凝重,语气笃定地说道。
“张大人此言差矣,王将军作战勇猛,似那下山猛虎,其威名足以震慑敌军,更适合出征。”
另一位大臣立刻反驳,声音高亢嘹亮,眼神中满是坚持与自信,仿佛他所举荐之人定能凯旋。
此时,宁瑶静静地站在一旁,她身着华丽却不失端庄的服饰,身姿婀娜却透着一股坚韧。
她那明亮而深邃的双眸,宛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正静静地观察着大臣们的争论。
看准时机,她莲步轻移,那轻盈的步伐好似在寂静的湖面上点起的微微涟漪,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与坚定。
她缓缓走到大殿中央,衣袂随风轻轻飘动,似在为她的***增添一抹别样的气势。
宁瑶面向皇帝,微微欠身行礼后,语气坚定而无畏地***:“皇兄,瑶儿愿带兵出征,为国效力。”
她的声音清脆响亮,仿若洪钟大吕,在这寂静而压抑的大殿内回荡,令在场之人无不侧目。
她的眼神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那是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战斗的渴望;身姿挺拔如松,仿佛无论多大的风雨都无法将其撼动,那脊梁之上承载着的是无尽的勇气与担当。
皇帝面露犹豫之色,他的目光紧紧地锁住宁瑶,眼中满是担忧与慈爱交织的复杂神情:“瑶儿,你虽是女子,但你近日来的表现让朕对你有了新的认识。
你日夜沉浸于兵书之中,才思敏捷,对兵法策略的见解独到而深刻,且怀有一腔炽热的报国热忱,朕深知你非寻常女子。
只是战场凶险万分,刀剑无眼,朕实在放心不下。”
皇帝的眉头紧皱,那深深的皱纹仿若岁月镌刻的沟壑,诉说着他内心的纠结与不安。
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龙椅的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想要以此抓住那即将奔赴战场之人,将其留在安全之地。
宁瑶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股决然与坚毅,坚定地说道:“皇兄,正因为我是女子,才更要为我盛元女子立威。
在这世间之人的眼中,女子多被视作柔弱娇花,只能深居闺阁,操持那针头线脑之事。
但瑶儿偏要打破这世俗的枷锁与偏见,让天下人知晓,女子亦可为国之栋梁,亦能在沙场上挥洒热血、保家卫国。
况且瑶儿有信心击退敌军,此绝非一时冲动鲁莽之举。
瑶儿己精心研习兵法,对此次敌军的***、作战风格皆有所探究,定能制定出克敌制胜之良策。”
她的声音在大殿内久久回荡,那话语中的力量与自信,如同一把锐利的剑,划破了空气中的凝重与疑虑。
有的大臣听闻后,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对公主的勇气与担当钦佩不己,暗自点头;有的则是满脸的惊愕与质疑,难以相信一个女子竟敢有如此胆量与决心,不禁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皇帝凝视着宁瑶,从她那清澈而坚定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无法动摇的决绝与信念,那是对命运的抗争,对国家的赤诚。
最终,皇帝被她的决心所打动,缓缓地点了点头,同意让她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