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各自的小心思
再看看原主的相貌,虽然五官不是太出挑,但胜在皮肤白皙,眉眼清秀,尤其是气质那块被拿捏的死死的,端的是一副大家闺秀,温婉贤淑的可人模样。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那时候的她们在原主面前那是头都抬不起来。
为啥?
窘迫呗!
自卑呗!
柳大壮低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旁边赵氏的眼睛正紧紧的盯着大儿媳,二儿媳看,有点儿咬牙切齿。
心道:“昨天不是他们闹着分家,三房媳妇儿怎么会想不开。
也不想想家里的钱哪来的?
那都是三儿子考上秀才以后赚到的。
他是边学习边教书。
中举以后更是门楣上涨,附近的地主、商贾常有人上门拜访,花钱求字的,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家业。
不就是逃荒的时候多出出力,帮忙照顾下三房的孩子们吗?
一个个的就吵着闹着要分家。
甚至还生出了小心思,无非是他们家男孩儿多,本着重男轻女的想法以为会对他们大房二房偏颇,多分些好处。
哼!
想都不要想。
她跟老头子早就想好了,绝对的公平、公正,有意见?
没用。
他们老两口加上小闺女都是能干的,三房母子五人他们罩着了!
不是要分家吗?
好,就分的彻底点,一大家子都分开谁也别管谁。”
看着大房二房窃窃私语,又坐立不安的样子,不由冷冷的问道:“老大家的,老二家的有啥想法说说。”
二人对视一眼,老大媳妇儿王氏轻声道:“娘,就是吧我们家都是半大小子,不是有句老话说得好吗,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您跟爹这么分是不是不太对啊?”
她又扫了眼对面的褚依兰母子,接着道:“老三家的孩子都那么小,吃的也少啊,能跟我和老二家的孩子一样吗?
我们家的男娃那是吃的比成年大人都多的,这样分配是不是不公平?”
不知道又想起什么了,竟抹起了眼泪。
旁边二房的也不断点头附和。
赵氏把右手重重的拍在桌面上,冷声道:“怎么着?
不公平啊?
孩子小的吃的少,孩子大的吃的多,要不要我跟你爹按照你们的饭量分东西,让你们都吃的饱饱的,逃荒的时候好丢下我们这些老弱病残,你们跑的快些。”
二人忙摇头表示不是那意思,可想想又觉得还是那意思,他们家就应该多分些。
柳家规矩是挺严格的,男人们说话的时候,女人不许插嘴,相应的女人们说话的时候,男人们也不好参与。
老大、老二低头坐在各自媳妇儿身边都沉默不语。
柳大壮挺首腰,抬头扫向大房二房几人。
沉声道:“没有什么不公平,老三老西家都有小孩子,都得吃细粮精心养着。
咱家那些杂粮能换到多少细粮?
逃荒这一路困难重重,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能活下来都得看命!
行了,都散了吧,家里那些没分的农具、家具、锅碗瓢盆什么的,有想要的这一晚上想想,明天报上来。
都收拾收拾早些睡吧!”
说完站起身走向自己的房间,赵氏也忙站起来追上去。
褚依兰觉得她应该说点什么,免得让别人误会她占了便宜,便道:“放心,孩子我自己带着,绝不会打扰大家。”
她明天得去县城看看,那里还有原主的娘家,忙又开口道:“爹,娘,明天我要去县城。
孩子们小,我得准备些必要的东西。”
柳大壮停下身回道:“行,明天我赶咱家牛车陪你去。”
想了想又道:“娇娇也去,跟你三嫂相互有个照应。”
“好的。”
两人异口同声地答。
褚依兰带孩子们回到房间,挨个摸了摸头,心里很是熨贴,好可爱好乖巧的孩子们,原主那个蠢婆娘怎么舍得丢下他们赴死。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就原主那绵软的性子,身体也是孱弱,孩子们又多是年龄太小,真要拖家带口的去逃荒,那些未知的恐惧也会深深的淹没她吧!
又或许是觉得自己没勇气面对逃荒路上的千辛万苦,更难以接受未来日子里未知的劫难,甚至是生离死别,似乎寻死也是唯一的解脱了。
没了饭后散步的心情,一家人简单洗漱后都躺下来休息。
褚依兰心里有些难过,明明自己有个超大空间,里面要啥有啥,忧愁的是要怎么拿出来?
房间没有点油灯,很是灰暗。
这个时间段应该是晚上六点左右吧,整个村子都静悄悄的,仿佛是座无人居住的城,说不出的萧瑟,冷寂。
现在是秋天,再过半月就是中秋节了。
往年的这个季节总是农人最忙碌的时候,即使到了亥时,打谷场那里也会人声鼎沸。
而今年因为大旱,田地里颗粒无收,家家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哪里来的力气吵嚷。
小女儿趴在她腿上打着瞌睡,沐风、濯风两个男孩子手里拿着个木头做的玩具悄悄的玩闹,拂风己经开始收拾东西了,还有两天就要离开这里,家里因为原主的晕倒啥都没动呢!
褚依兰把小女儿放进她自己的被子里,轻轻的拍了几下,确认女儿睡熟后站起来走到两个儿子身边,做了个嘘的手势。
悄声道:“别玩了,妹妹睡着了,别吵醒她。
娘明天去县城,想想有没有什么最想要的?
娘给你们买回来。”
两个儿子听到这话都抬起头,眼睛亮亮的看着她问道:“真的吗?
娘。”
“真的,你们可是娘亲的大宝贝。”
褚依兰眼角带笑,唇角上扬,带着无尽的宠溺。
哈哈,都是她的儿子,都是小正太,开心。
“不着急,先睡觉,可以想一晚上,明天起来告诉娘就好”。
俩孩子轻呼一声,钻进被子里窃窃私语起来。
褚依兰走进里间,那是个很小的隔间,也是她相公书房兼卧室。
靠东面墙壁有一个书架,上面摆着很多书。
曾经那个惊才绝艳的三郎总是读书到深夜,清隽的背影一首是原主心上最美的风景。
书架下面是一张书桌,上面还有笔墨纸砚,他说这些都留给孩子们,他会把他的儿子培养的更优秀,也更相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桌子旁边是一张小床,上面的被褥纤尘不染,床头一幅他亲手画的画,画中有一男子远远立于山巅,衣带飘飘、孤傲冷绝,宛如仙人。
她想起原主记忆中初见柳成榆的样子,“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一颗芳心就再也装不下旁人。
又想起他背起简单的行囊,跟他们挥手告别渐行渐远的背影,“翩翩佳公子,遗世而独立”。
哎!
原主的幸与不幸啊!
褚依兰把书架上的、书桌上、床上的一些东西收进空间里,把明面上的东西收进一个木箱子里,这些她会悄悄放到空间,可是她得过明路,明天她会带着箱子去县城,说是把带不走的拿去卖掉,书是很值钱的。
夜色正浓,褚依兰躺在床上,身边是孩子们熟睡后清浅的呼吸声,如果不是干旱,如果没有外族入侵,这是怎样的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