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让的次数多了,曹操觉得无须再忍,他便暗中却寻找机会要将孔融灰飞烟灭曹操放了杨彪之后,对孔融怀恨在心。
另外,曹操在打仗时,孔融就嘲讽他出师不正;曹操夺人之妻时,孔融嘲讽他为“纣王献妲己”……在曹操与袁绍对抗时,孔融对荀彧说:“袁绍地广兵强,有田丰、许攸等谋臣替他出谋划策,审配、逢纪等忠臣为他干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为他统领军队,恐怕很难战胜啊!”。
曹操北讨乌桓时,孔融讥笑他说:“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楛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
在饥荒战乱的情况下,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反对,并强调说,上至皇帝,下至大臣名士“无酒不成功”,他还威胁曹操,说禁酒会导致出师不利,将兵败南方。
信中言语尖酸,多处对曹操傲慢无礼,使曹操意难平。
《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后操讨乌桓,又嘲之曰:“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
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
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
曹操南征时,孔融以“文德以来之”的文人理念,来指挥曹操,曹操听后大怒,认为孔融怨诽浮华。
孔融经常触犯曹操,像家常便饭似的。
孔融向曹操和汉献帝举荐自己的好友弥衡。
弥衡是个嘴炮,经常蔑视、恶心曹操。
《后汉书》:“衡始弱冠,而融年西十,遂与为交友。
上疏荐之”曹操每次召见弥衡,弥衡都自称有狂病,不去见曹操。
《三国志 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张衡文士传曰:孔融数荐衡于太祖,欲与相见,而衡疾恶之,意常愤懑。
因狂疾不肯往,而数有言论。”
气得曹操要杀他,但因怜惜他的才能,又不忍心。
曹操强召弥衡作鼓史,弥衡就故意当着曹操和众人的面***衣服,裸身击鼓,辱骂曹操。
这使曹操非常尴尬,窝了一肚子火,无处发泄。
孔融见到,就对曹操说,他能让祢衡亲自来谢罪。
曹操听了很高兴,就命令守门的看到祢衡来赶紧向他通报。
曹操等待祢衡到很晚。
祢衡终于来了。
他穿着普通单衣、缠着普通头巾,手里拿了根三尺长的大棍子,坐在曹操大营门口,用大杖敲打着地面将曹操和他的先祖一一骂了个遍。
当时,孔融就在现场。
《后汉书》:“融复见操,说衡狂疾,今求得自谢。
操喜,敕门者有客便通,待之极晏。
衡乃着布单衣、疏巾,手持三尺棁杖,坐大营门,以杖捶地大骂……操怒,谓融曰:“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孔融举荐的弥衡多次羞辱曹操,曹操能不怨恨孔融?
一个人的忍让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爆发。
曹操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