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林元海林若兰是《新婚夜发现老公是自己杀父仇人》中的主要人在这个故事中“喜欢兔子鱼的雷先生”充分发挥想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而且故事精彩有创以下是内容概括:我叫林若曾经是朝中重臣、兵部尚书林元海的掌上明三个月我还是那个被众人羡慕的林家小可如我成了这宫墙之内的一只笼中一个被迫嫁给杀父仇人的可怜新今天是我的大婚之红烛高喜帐低我穿着繁重的凤冠霞坐在这华丽的轿子却感觉自己像是赴死的囚随着轿子缓缓前我的心越来越我不该流我答应过自绝不在敌人面前示小到轿夫的声音将我拉回现我...
三个月前,我还是那个被众人羡慕的林家小姐,可如今,我成了这宫墙之内的一只笼中鸟,一个被迫嫁给杀父仇人的可怜新娘。
今天是我的大婚之日。
红烛高燃,喜帐低垂。
我穿着繁重的凤冠霞帔,坐在这华丽的轿子里,却感觉自己像是赴死的囚徒。
随着轿子缓缓前行,我的心越来越沉。
不,我不该流泪,我答应过自己,绝不在敌人面前示弱。
"小姐,到了。
"轿夫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挤出一丝微笑。
当轿帘掀起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宋昊然,大梁的新皇,我最痛恨的仇人。
出乎意料的是,站在殿前台阶上的年轻国王竟如此英俊挺拔。
二十五岁的他身着明黄色的龙袍,眉目如画,气度不凡。
这与我想象中那个凶狠暴戾的形象相去甚远。
但我不会被表象所蒙蔽,毕竟,最毒的蛇往往有着最美丽的花纹。
"臣女林若兰,拜见陛下。
"我低头行礼,声音恭顺而平静,没有人知道在这平静之下涌动着怎样的恨意。
"爱卿请起。
"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听不出丝毫杀人凶手的阴冷。
当我抬头时,正好对上他的目光,那双漆黑如墨的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
我立刻垂下眼帘,不敢与他对视。
"朕听闻林爱卿的女儿才貌双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才貌双全?我在心中冷笑。
你父亲临死前也曾这样夸赞我父亲,转眼却将他押上断头台。
宋家人的嘴,当真是会说话。
婚礼仪式繁复而冗长,我机械地跟随着礼官的指引,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环节。
期间,我感受到宋昊然不时投来的目光,但我始终保持着恭顺的表情,不露半点破绽。
入夜,我被送入皇宫寝宫,开始了我的后宫生活。
刚踏入宫门,我就感受到了那股森冷的宫廷气息,仿佛所有的欢声笑语都被这高墙深院所吞噬。
"娘娘,请随老奴来。
"一位面容严肃的老嬷嬷引领我穿过曲折的宫道。
"这位是?"我试探性地问道。
"老奴杨嬷嬷,是太后娘娘指派来服侍您的。
"老嬷嬷回答时,眼神闪烁,我立刻明白,这是太后派来监视我的眼线。
我们穿过几道宫门,最终来到一座精致的宫殿前。
"这是长春宫,是皇后娘娘的寝宫。
"杨嬷嬷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奇怪的意味。
长春宫?我听父亲提起过,这是先皇后居住的地方,自先皇后病逝后已经空置多年。
而今将我安置于此,不知是何用意。
刚踏入宫门,就听见一阵冷笑声。
"哟,这就是我们的新皇后?看着倒是挺标致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活过这个月。
"说话的是一位美艳动人的妇人,约莫二十七八岁,穿着华贵的宫装,举手投足间尽显贵气。
"娘娘,这位是董贵妃,在宫中位分仅次于皇后。
"杨嬷嬷低声介绍道。
原来是她,宋昊然的宠妃,据说已经生了一个皇子。
我强忍着不快,屈膝行礼:"妾身见过贵妃娘娘。
""免了。
"董玉环上下打量着我,嘴角挂着一丝轻蔑的笑意,"林家的女儿,果然有几分姿色,难怪陛下会破例立你为后。
不过嘛..."她凑近我,压低声音,"你父亲可是'谋逆'而死,你能进宫已是天大的恩典,可别不知好歹,更别妄想夺走属于我的东西。
"我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那一刻,我恨不得撕烂她这张虚伪的脸。
但我只能低头,装出一副惶恐的样子:"妾身不敢,只愿安分守己,服侍陛下。
""哼,最好如此。
"董玉环冷哼一声,带着侍女扬长而去。
杨嬷嬷见状,叹了口气:"娘娘别往心里去,董贵妃向来如此。
"我摇摇头,轻声道:"无妨。
"入夜,宫女们帮我沐浴更衣,穿上了精美的寝衣。
看着铜镜中的自己,一身红妆,面容姣好,谁能想到这副美丽躯壳下包裹着一颗多么仇恨的心?"陛下驾到!"外面忽然传来通报声。
我的心猛地一跳,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来了,我在心中告诫自己,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露出破绽。
宋昊然换了一身便装,少了白天的威严,多了几分随和。
他挥退了所有侍从,只留下我一人。
"爱卿可还习惯宫中生活?"他走到我面前,语气温和。
"回陛下,妾身还在适应。
"我垂眸回答,声音轻柔而恭顺。
宋昊然走到窗前,负手而立:"朕知道你心中必有怨言。
林相之事......"他突然停顿,似乎在斟酌词句,"朝堂之上,有些事并非朕所能左右。
"呵,多么冠冕堂皇的借口。
我在心里冷笑,表面却露出悲伤的表情:"父亲之事已成定局,妾身不敢妄议朝政。
"他转身看向我,目光深邃难测:"你我这门婚事,有人欢喜有人忧。
太后娘娘担心你林家的血脉,董贵妃怕你分走她的宠爱,朝中大臣则惧怕朕重用林家余孽......"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锋芒,"可朕偏要立你为后,你可知为何?"这个问题让我心中一惊。
为何?为了羞辱我吗?还是另有所图?我小心翼翼地回答:"妾身愚钝,不知陛下用意。
"宋昊然轻笑一声,走到我面前,抬起我的下巴,迫使我与他对视:"因为朕想看看,林相的女儿到底有何不同。
"他的眼神让我毛骨悚然,仿佛我的一切心思都被他看穿,"朕很期待,若兰在宫中的表现。
"我的心跳如擂鼓,却不敢显露丝毫惧意:"妾身必不负陛下期望。
""好,朕累了,今晚就到这里。
"宋昊然突然说道,转身离去,留下我一人愣在原地。
这是什么意思?新婚之夜,他竟然就这样离开了?是瞧不起我,还是另有打算?我百思不得其解,但也松了一口气。
至少今晚不必面对更多煎熬。
宫女们来收拾残局,我遣散了所有人,只想一个人静静。
当最后一个宫女退下,关上殿门的那一刻,我终于崩溃了。
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止不住地往下掉。
我扑到床上,将脸埋进锦被中,无声地哭泣。
父亲啊,你可知女儿有多痛苦?你走得那样决绝,留我一人在这虎狼之地,怎生是好?回忆如潮水般涌来,三个月前那个噩梦般的日子清晰如昨。
我还记得那天,天空阴沉得可怕,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不幸。
那是先帝驾崩后的第七天,新皇宋昊然刚刚登基,朝中局势动荡不安。
父亲作为兵部尚书,掌握着军中大权,本该是新帝最倚重的臣子。
可就在宋昊然登基大典后的第一次朝会上,父亲被指控谋反,当场拿下。
"林元海谋图不轨,意欲废黜新君,罪证确凿,当斩立决!"这是当朝首辅给出的判词。
我至今记得父亲被押赴刑场时的样子,他已是满头白发,却依旧腰杆笔直,目光坚毅。
当他经过我身边时,只留下一句话:"若兰,要坚强,林家的血不会白流。
"刽子手的刀起刀落,我最敬爱的父亲,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整个林家随之覆灭,府邸被查抄,仆从被遣散,只有我,因为一纸婚约,被"幸运"地留了下来。
那纸婚约是父亲生前与先帝议定的,将我许配给当时还是太子的宋昊然。
谁能想到,这竟成了我活命的凭证,也是我最大的枷锁。
"父亲,您的死一定有隐情。
"我擦干眼泪,走到窗前,望着月光下的宫墙,心中暗暗发誓,"女儿一定会查清真相,替您洗刷冤屈,为林家讨一个公道!"我知道,这条路会很艰难。
宫中险恶,处处是陷阱;宋昊然深不可测,他表面的温和下掩藏着怎样的心思?董贵妃对我明显敌意,太后派来的杨嬷嬷又是什么角色?我必须步步为营,隐忍潜伏。
从今夜起,我不再是那个天真无邪的林家小姐,而是一个复仇者,一个为家族讨公道的斗士。
无论付出什么代价,我都要查明父亲死亡的真相,让害他的人血债血偿!夜色渐深,我拭去最后一滴眼泪,将那个脆弱的自己深深埋藏。
从此以后,我面对宋昊然时,将戴上温顺贤淑的面具;我应对宫廷权贵时,会保持谦卑有礼的姿态;但在心底最深处,那团复仇的火焰将永不熄灭。
翌日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地上,我已经梳妆完毕,准备去太后宫中请安。
新的一天开始了,我的复仇之路,也才刚刚起步。
一夜未眠的我,反而异常冷静。
我对着铜镜最后整理了一下发髻,确保自己看起来完美无缺。
镜中的女子面容姣好,眼神清澈,谁又能看出她心中的滔天恨意?"走吧,去见识一下这宫中的风浪。
"我轻声自语,迈步走出寝宫,迎接我作为皇后的第一天,也是我潜伏复仇的开始。
天光大亮,宫墙巍峨,一只金丝雀于是飞入了这座金碧辉煌的牢笼,谁也不知道,它的爪子下藏着锋利的匕首,只等时机成熟,刺向那高高在上的君王。
我,林若兰,一定会让所有人付出代价。
入宫三个月,我已经熟悉了后宫的规矩。
每日清晨请安,午后处理宫务,晚上等待可能不会到来的君王临幸——这就是我的日常。
表面上,我是那个贤良淑德的皇后娘娘;实际上,我在一步步靠近我的复仇目标。
"娘娘,该用早膳了。
"贴身宫女小桃轻声提醒。
我点点头,目光落在案几上那叠密密麻麻的宫中账簿上。
这是我主动向宋昊然请求的差事——管理六宫用度。
看似琐碎繁杂,实则是我了解宫中动向的最佳途径。
"今日太后娘娘设宴,召各位娘娘前往栖凤宫赏菊,娘娘要准备好。
"小桃一边服侍我用膳,一边小声说道。
我微微颔首。
这种场合,从来不会太平。
尤其是董贵妃那个女人,总想方设法给我难堪。
不过,这也是我接触宫中各路人马的好机会。
用完早膳,我正准备着装前往太后宫中,却被传唤至御书房。
这个时辰,宋昊然通常在上朝,突然传唤我,所为何事?御书房内,宋昊然正在批阅奏折。
见我进来,他头也不抬:"坐。
"我恭敬地行礼后,坐在一旁等候。
房内安静得只听得见宣纸翻动的沙沙声。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放下手中的朱砂笔,抬头看向我。
"听闻你最近很是勤勉,不仅管理内务井井有条,还经常向老嬷嬷们请教宫中旧事?"我心头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妾身初入宫中,诸多不明,请教前辈以求不犯错误,还望陛下恕罪。
"宋昊然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片刻,忽然轻笑一声:"有心了。
朕不过是提醒你,有些事,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
"这是警告。
他已经注意到我在打探消息了。
我低下头,轻声应是,心中却更加坚定。
"今晚翰林院新进几位学士,朕设宴款待,你作为皇后也该出席。
"宋昊然话锋一转。
又是宴席。
我在心中苦笑,却不得不领命。
离开御书房,我径直前往栖凤宫赴太后的宴。
路上,我反复思索宋昊然的话。
他显然在监视我的一举一动,我必须更加小心。
栖凤宫内,太后正与几位妃嫔赏菊饮茶。
看到我进来,她脸上的笑容顿时收敛了几分。
"臣媳参见太后娘娘。
"我恭敬地行礼。
太后冷冷地看了我一眼:"免了。
"董贵妃坐在太后身旁,一副专宠的姿态。
看到我,她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皇后娘娘来迟了,可是忙着处理宫务?哦不,听说是被陛下召见了?"满座皆惊。
陛下召见皇后本是寻常事,可董贵妃这语气,分明是在暗示什么。
"是的,陛下交代了些朝中新贵的情况,为今晚宴席做准备。
"我平静地答道,不卑不亢。
"哦?陛下还真是事无巨细都亲自交代,对皇后娘娘可真是看重。
"董贵妃笑得更加刺眼。
我心知她是在挑拨太后对我的不满。
自从入宫,我便听闻太后极力反对宋昊然立我为后,如今见我与宋昊然来往密切,必然更加不悦。
"贵妃娘娘言重了,陛下不过是尽职尽责罢了。
"我不卑不亢地回道。
宴席间,我小心应付,同时暗中观察。
太后身旁有一位鬓发斑白的老嬷嬷,眼神不时朝我投来关切的目光。
这就是小桃提过的李嬷嬷,据说是先帝时期的老人,知晓许多宫中隐秘。
宴毕,我刚走出栖凤宫不远,那位李嬷嬷便悄然跟上。
"娘娘留步。
"她低声唤道。
我停下脚步,示意小桃和其他宫女走远些,才转身问道:"李嬷嬷有何指教?"李嬷嬷左右看看,确定四下无人,才开口:"老奴是先皇后身边的人,先皇后生前曾提点过老奴,若有一日林家女入宫,当助她一臂之力。
"我心头一震。
先皇后与我家有何渊源?"娘娘初入宫中,还望多加小心。
太后娘娘和董贵妃都不是好相与的。
尤其是董贵妃,她背后有当朝首辅支持,更是不容小觑。
"这些我都知道,但李嬷嬷主动来提点我,必有用意。
"嬷嬷可知我父亲案件的内情?"我压低声音问道。
李嬷嬷神情一紧,摇了摇头:"此事老奴不敢妄言。
只是..."她顿了顿,"娘娘若想知道更多,不妨去寻觐河殿的宋王爷,他或许知道一些。
"宋王爷?那是宋昊然的胞弟宋昊泽,据说兄弟感情颇深。
他怎会知晓我父亲的案情?还没等我多问,李嬷嬷已经行了一礼,匆匆离去。
回到长春宫,我换上华服,准备出席晚上的宴席。
心中却在思索李嬷嬷的话。
宋昊泽...也许他真的是一条线索。
"娘娘,该出发了。
"小桃提醒道。
我深吸一口气,走出宫门。
今晚的宴席,或许是我接近真相的一步。
御花园的牡丹亭被装点得富丽堂皇,灯火通明。
我踏入宴席时,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来,有好奇,有探究,更多的是审视。
作为新科翰林们的座上宾,我不得不挤出得体的微笑,一一回应。
宋昊然已经在主位上就座,见我进来,他微微颔首。
我行礼后,坐在他右侧的位置。
不一会儿,董贵妃也到了,她今日格外艳丽,一身锦绣华服,光彩照人。
"参见陛下。
"她福身行礼,眼波流转间尽是妩媚。
宋昊然笑着抬手:"爱卿平身,今日甚是美艳。
"这番亲昵令满座宾客会意而笑,我面上不显,心中却微微刺痛。
想这宫中上下,恐怕都认为我这皇后不过是个摆设,真正得宠的是董贵妃吧?宴席正酣,新科翰林们挨个敬酒献诗,气氛热烈。
我注意到一位年轻学士时常将目光投向我这边,眼神中满是探究。
正当我困惑,一个熟悉的身影吸引了我的注意。
宋昊泽,宋昊然的胞弟,当朝宋王,正从侧门进入。
他面容与宋昊然有七分相似,却少了几分凌厉,多了几分随和。
见他进来,宋昊然面色微变,但很快便恢复如常。
"臣弟参见皇兄。
"宋昊泽行礼道,声音爽朗。
"王弟免礼。
"宋昊然淡淡道,"怎么有空来赴宴?""听闻皇兄设宴招待新科翰林,臣弟特来捧场。
"宋昊泽说着,目光转向我,"也想拜见皇嫂。
"我微微颔首,心中却在思量。
李嬷嬷说他知晓父亲的案情,此刻他主动前来,是巧合还是另有目的?"娘娘。
"宋昊泽走到我面前,恭敬行礼,"小王一直想拜见娘娘,奈何无缘。
今日得见,甚是荣幸。
"我回礼道:"王爷客气了。
"宋昊泽的热情引起了董贵妃的注意。
她冷笑一声,高声道:"宋王看来对皇后娘娘很是仰慕啊。
只是皇后娘娘出身...哎,说来也怪,宋王竟不忌讳。
"满座皆惊。
董贵妃这番话,分明是在提及我父亲的"谋反"之事。
宴席瞬间安静,气氛凝结。
我握紧了拳头,心跳如鼓。
宋昊然的脸色变得阴沉,但他没有出声。
宋昊泽却笑道:"董贵妃此言差矣。
林相一案尚有诸多疑点,何来谋反之说?若论忌讳,恐怕有人更应自省。
"他这番话,无异于点燃了火药桶。
满座哗然,众人面面相觑。
我心中一震,宋昊泽这是在为我父亲鸣不平?董贵妃脸色骤变:"宋王此言何意?林相谋反,证据确凿,陛下已经下旨定案,难道宋王要质疑圣意?"宋昊然终于开口,声音冰冷:"够了。
今日是宴请新科翰林,不是争论朝政的场合。
"我本该就此罢休,但心中的怒火已经压抑太久。
董贵妃的话像一把刀,揭开了我伪装已久的伤口。
"娘娘,林相之案确实已成定论。
"那位年轻学士突然开口,"只是,草民听闻,林相被捕之时,正是陛下亲自下令。
"此言一出,如同平地惊雷。
我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向宋昊然。
他亲自下令捕捉我父亲?我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一股前所未有的愤怒涌上心头。
"陛下,这是真的吗?"我站起身,声音虽轻,却清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是您亲自下令捕捉我父亲的?"满座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宋昊然的目光如刀,死死盯着那位学士,随后转向我。
"皇后身体不适,退席吧。
"他声音冰冷,不容置疑。
但我已经无法控制自己。
三个月来的隐忍、伪装,在这一刻土崩瓦解。
"陛下,请您告诉我,这是真的吗?"我再次问道,声音已带着哭腔。
宋昊然猛地站起,眼中怒火燃烧:"退席!"他一甩袖子,大步离去,留下满座宾客面面相觑。
我站在原地,泪水模糊了视线。
怎么会这样?我所憎恨的仇人,竟是亲手抓捕我父亲的元凶?回到长春宫,我刚换下朝服,就被传唤至御书房。
我知道,风暴来了。
御书房内,宋昊然背对着我,站在窗前。
烛光映照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
"陛下。
"我低声唤道,准备迎接暴风骤雨。
他转过身,脸上却没有我想象中的怒气,而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疲惫。
"你恨朕吗?"他突然问道。
这个问题让我一时语塞。
我当然恨他,我恨不得亲手杀了他为父亲报仇。
但面对他此刻的神情,我竟一时说不出话来。
"朕知道你恨朕。
"他自顾自地说道,"若是朕,或许也会同样仇恨。
但有些事,并非表面所见那么简单。
"我抬头看他,心中充满困惑。
"今日之事,朕不怪你。
"他叹了口气,"但有些话,不该在那种场合问。
宫中多有耳目,一言不慎,便是大祸。
"他居然不怪我?我更加困惑了。
"若兰。
"他突然唤我闺名,声音柔和下来,"朕亲自下令捕捉林相一事千真万确,但其中缘由,非三言两语能说清。
日后你会明白,朕并非你想象中那般冷血无情。
"他走近我,伸手轻轻抚上我的脸庞。
那一刻,我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我无法读懂的情感。
"回去吧。
"他低声道,"好生休息。
"离开御书房,我心中翻江倒海。
宋昊然的话,他的眼神,他脸上的疲惫,都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所坚信的一切。
他到底是一个冷血的君王,还是如他所言,另有隐情?回到长春宫,我彻夜难眠。
窗外月光如水,照在我的床前。
我开始回想这三个月来与宋昊然的每一次接触,试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他冷酷却又温柔,威严却又柔情,时而如寒冰,时而如暖阳。
这样矛盾的人,我该如何看待?更重要的是,今晚宋昊泽和那位学士的话,似乎暗示父亲的案件还有隐情。
我必须找到真相,无论这真相将把我引向何方。
夜深了,我做了个决定:我会继续我的调查,但不再单凭表象判断。
如果宋昊然真如他所言,另有隐情,那么父亲的死亡或许比我想象的更加复杂。
我不知道明天会面临什么,但我知道,今晚的风波,只是开始。
宫宴风波过后,我的处境急转直下。
宋昊然不再召见我,连例行的晨昏定省也被免除;太后看我的眼神更加不善;董贵妃则像一只得意的孔雀,在宫中到处炫耀她的专宠。
短短半月,我从备受瞩目的新皇后,变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瘟神。
"娘娘,太后传旨,说您管理内务不力,从今日起,六宫用度改由董贵妃掌管。
"小桃低声禀报,眼中满是担忧。
我苦笑一声,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宫宴上我的"失礼",正好给了太后借口收回我的权力。
没有了管理内务的权限,我在后宫中的地位将大打折扣,想要继续调查父亲的案子也更加困难。
"无妨,静待时机便是。
"我安慰小桃,心中却在思索对策。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杨嬷嬷匆匆进来,脸色凝重:"娘娘,不好了!宫中传言您与宋王过于亲密,有勾结之嫌。
董贵妃已经在太后面前进谗言,说您有不臣之心!"我心头一惊。
宫宴上宋昊泽为我父亲鸣不平的事,果然被人借题发挥了。
这可不是小事,若被定性为"勾结",轻则失宠,重则满门抄斩!"谁在散布这些谣言?"我强作镇定地问道。
"据说是翰林院的周学士,就是宫宴上那个提到陛下亲自下令捕捉林相的人。
"杨嬷嬷压低声音,"娘娘要小心,这人来历不明,却突然得了重用,恐怕另有所图。
"周学士?我回想起那晚那位年轻学士的面容,确实有几分古怪。
他为何要在那种场合提及如此敏感的话题?是有意试探,还是另有所图?"多谢嬷嬷提醒。
"我点点头,心中已有计较,"嬷嬷能否帮我一个忙?"杨嬷嬷本是太后派来监视我的,但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似乎对我产生了几分同情。
她犹豫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当天下午,我正在长春宫中刺绣,小桃突然匆匆跑进来:"娘娘,李嬷嬷来了,说有要事相告!"李嬷嬷行色匆匆,一进门就低声道:"娘娘,董贵妃命人在您今晚的膳食里下了毒,千万不可食用!"我虽早有防备,听到这消息仍是心惊肉跳。
董贵妃居然如此大胆,连皇后也敢毒杀?"李嬷嬷如何得知此事?"我镇定地问道。
"老奴在董贵妃宫中有个旧识,她无意中听到董贵妃与心腹密谋。
"李嬷嬷神色凝重,"董贵妃的目的不是杀娘娘,而是要让娘娘误食毒药后失态,借机指控娘娘意图谋害宫中嫔妃,从而废黜娘娘。
"好毒的心思!我心中不寒而栗。
看来董贵妃是铁了心要将我置于死地。
"多谢嬷嬷相告。
"我向李嬷嬷深深一礼,"嬷嬷冒险相助,若兰永生难忘。
"李嬷嬷摆摆手:"娘娘不必如此。
老奴不过是完成先皇后的嘱托罢了。
""先皇后的嘱托?"我心头一动,"嬷嬷能否告诉我,先皇后与我家有何渊源?"李嬷嬷左右看看,确定无人偷听,才低声道:"先皇后与令先父是至交。
当年先皇后病重之际,曾嘱托令先父保管一件重要之物,说关乎社稷安危。
先皇后故去后不久,先皇突然驾崩,陛下仓促登基。
令先父似乎发现了什么,频频入宫,与先皇秘密会见,之后便...""之后便遭遇不测。
"我接过她的话,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重要之物?社稷安危?父亲与先皇的秘密会见?这些信息如同一块块拼图,